[原創]動物篇之雀歸巢
张大妈住的楼房,已经有三面半被几座三十几层的高楼占领。这让张大妈感觉自己是住在井里,原来整片的天空,只剩下头顶的这一点点。张大妈很少出门,因为在屋里屋外她都觉着憋屈得慌。除了睡觉吃饭,她就是看看电视,和老伴玩玩纸牌,或者侍弄窗台上的那几盆花。??張大媽生活中的那些綠色,除了這幾盆花,就是窗外那棵茂盛的楊樹了。雖然不遠處高樓的下面,就有假山和草坪,可是張大媽覺著那種人造的綠色太過于的呆板緊張,沒有窗外這棵楊樹的恣意和放松。這棵楊樹是張大媽看著長大的,十幾年了,張大媽感覺它就象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們很少回來陪她,楊樹卻不論春夏秋東總能陪著她。
??張大媽每天給花澆完水,就靜靜的坐在窗前看著盆裏的花、看著窗外的楊樹,再或者…看著那幾只麻雀。
??張大**窗台探出去一截,花盆就放在探出去的部分。剛開始養花的時候,總有幾只麻雀來啄花兒嫩綠的葉子。老伴很生氣,每次都是驅趕它們,張大媽卻對老伴說:別趕了,有它們來,算是有些活物。于是張大媽專門的在窗台騰出一塊地方,每天放上一些大米小米或者饅頭渣,然後關上窗戶,遠遠的看著。過不了一會兒,那幾只麻雀就會跳上窗台,警惕的往屋裏瞧瞧再瞧瞧,快速的啄幾口……小三兒小時候偷糖就是這個樣子。張大媽這時會微笑著想。
??漸漸的麻雀們膽子大了,只要關著窗戶,就是張大媽坐在窗口它們也不害怕,而且每天早晨都准時來到窗外。有一次張大媽還沒關上窗戶,就有一只麻雀迫不急待的落到了窗台。意思到自己來早了,它緊張的看著張大媽,退後幾步卻舍不得離開。張大媽認出來了,這是最弱小的那只,它每次都被別的麻雀擠到最後才吃,它每次都吃不飽,它今天想來當個第一呢。張大媽慈祥的看著它,慢慢的退後幾步。小麻雀放松了許多,低頭啄米。其它的麻雀焦急的站在楊樹枝上,“叽叽喳喳”的叫著,卻不敢飛過來。
??第二天張大媽還是沒有關窗,她放好米遠遠的看著,開始只有那只小麻雀飛了過來,它吃飽後對著楊樹“叽叽喳喳”的叫著,好像在告訴它的同伴:過來吧,沒事的。它的同伴們卻在楊樹上跳來跳去,思想很矛盾。過了好一會兒,才終于有另外一只勇敢的麻雀飛了過來……自此以後麻雀們就不再啄張大**花葉,只是每天在窗台“叽叽喳喳”的啄食。
??暑來春去,幾年過去了,小麻雀變成了大麻雀,大麻雀變成了老麻雀,而新一代的小麻雀也能飛到窗台上了。張大媽看的出這群麻雀是一家,雖然整天“叽叽喳喳”的爭吵,有時打架從窗台滾到屋裏,可是它們很快樂。
??只是漸漸的周圍都蓋起了高樓,這棵楊樹就成了麻雀們唯一的家,當然…還有張大**窗台。
??兒子很少回來,他每次回來都只是急匆匆的看看,問家裏缺什麽,然後放下許多錢就又走了。這次他依然是急匆匆的,一進門就興奮的對張大媽老兩口說:這房子終于要拆了。
??多少年的老鄰居,都是些老年人了,雖然平時見面都只是點點頭,可是感情卻積累的很深。每當有一戶搬走時,其他還沒有搬家鄰居們就爬在自己的窗台給他們送行,場面很安靜卻很莊重。住的地方兒子早就給張大媽找好了,只是張大媽對搬家的日子卻一拖再拖。直到這個樓斷水斷電了,她才搬家。家具都裝上汽車了,兒子催促司機趕緊開車。張大媽忽然想起什麽讓等等。她費了好大的勁才從車箱裏找出一袋小米,上樓回家都撒在了窗台上……
??三年後張大媽搬回到離老房子原址不遠的一座高樓裏,而原來老房子的地方,已經被改造成一片水池。老鄰居們有好幾個都沒能再搬回來,張大媽感慨之余會下意識的看看自家的窗台,有沒有麻雀在跳……
??張大媽在窗台上養了幾盆和原來一樣的花,在花的旁邊撒上了幾把米,然後每天都坐在屋裏等待…等待雀歸巢。
??不到一年的時間,老伴和張大媽相繼離開了人間。城裏的喪事辦的很簡單,幾個象征性的儀式後,親朋們便登上汽車直奔火葬場。只是沒有人注意到,在給張大媽送葬的車隊上空,有幾只麻雀一直在緊緊的跟著…叫著…
??快樂筏子
??2008-12-5
小麻雀也是有感情的
不错呀 世间谁无情
http://bbs.hefei.cc/images/common/sigline.gif
愛在陽光爛漫時 寒來暑往幾多秋
遮風避寒且爲巢
大媽窗台原我家
從此天涯無處歸
版主詩人呀, 哪有呀?
不過哼哼唧唧幾句罷了,就詩人了呀? 你太謙虛了。 稍做了幾處修改,希望比原來完美些。 樓主對文字很認真,力求完美!向你學習! 樓主還是個高産作家,期待你的佳作、。 《雀歸巢》《消驚》《曾經的故事》是才寫的,別的都是以前寫的。《赤壁觀後感》也是最近寫的。 是高産作家。
動物篇應該要發續集了吧? 不急不急,我從現在起要把寫作速度和發稿速度統一起來,,免的到時無米下鍋。 萬物生情
萬物生靈 麻雀雖小,卻有情。
人類雖大,卻無情。 ?不到一年的時間,老伴和張大媽相繼離開了人間。城裏的喪事辦的很簡單,幾個象征性的儀式後,親朋們便登上汽車直奔火葬場。只是沒有人注意到,在給張大媽送葬的車隊上空,有幾只麻雀一直在緊緊的跟著…叫著…
動物都會有感情,何況人呢?
很美的故事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