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到 中 年 五 不 熬
人 到 中 年 五 不 熬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意識不斷增強,許多中年人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高效率地工作和學習,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心理狀態中“硬熬”,殊不知,“硬熬”乃健康之大敵。爲了您的健康與家人的幸福,建議“五不熬”。
一、起居不熬夜
人到中年,由于工作任務繁重,特別是文、衛、教、新聞工作及各類腦力勞動者們,不時地、適度地開開夜車,第二天午休補上,對身體不會有多大妨礙。如果工作上長期硬拼,生活上長期熬夜,就可引起因神經系統過度緊張而導致的神經衰弱、潰瘍病、高血壓和冠心病等病。長期睡眠不足,還會造成大腦受損,促使早衰。
二、飲食不熬頓
有些中年人因工作忙、學習緊張或生意脫不開身,長時間連口水都顧不上喝,不吃早飯更是常事,長期下去會導致“水、營養缺乏症”,促發腦血栓和尿結石症。經常饑不進食,還會引起胃潰瘍,誘發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相反,經常饑不擇食、暴飲暴食,更有損健康。因此,只有定時定量按餐按頓進食,才能保證大腦機能得到充分發揮,使記憶、理解、思維、分析等能力處于較爲理想的狀態。
三、玩樂不熬神
文明、輕松、健康、適度的娛樂活動,可以調節人的神經,陶冶情操,有益健康。但玩樂過度,會使體內維生素A消耗過多,視力下降,神經疲勞。如長期聽狂躁音樂,會使耳膜過度緊張,影響聽力;長期玩電子遊戲機,將會患“遊戲機綜合征”;整夜打牌、下棋、搓麻將,會過多消耗腦力和精力,傷身勞神,影響健康。故玩樂也應適可而止,更應注意文明雅趣和輕松舒暢。
四、運動不熬勁
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質,有益身心健康。但過量的運動會使熱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謝物在血液中堆積,大運動量還會造成心律不齊,影響肝髒功能,導致筋骨和肌肉酸軟,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
五、病痛不拖熬
不少中年人時常感到活得很累,經常出現頭暈、乏力、胸悶、心悸、胃痛、失眠、氣短、關節痛、食欲差時,仍滿不在乎地“熬拖”,結果小病熬成大病,輕病拖成重病,以致失去治療良機釀成大禍。俗話說“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後病找人。”中年是人一生的頂峰時期,是爲社會做貢獻的黃金時期,但中年又是承受事業壓力、家庭壓力、角色壓力最多的階段;同時又是處于許多重要變化、重要轉變的時期。人們常說更年期是多事之秋,這恰恰是中年身體變化的生動寫照。
人到中年,難免有些毛病,然而很多人發現生病時卻已經很重了,有的甚至失去了治愈的機會。大部分的疾病都有一些告警信號,依據這些信號對照自己的身體狀況,會對早期發現身體的疾病有一定的益處。
一、小便增多,常上廁所,晚上口渴。或小便頻繁,尤其是夜尿增多,尿液滴瀝不淨。要小心是否得了糖尿病、前列腺肥大或前列腺癌。
二、上樓梯或斜坡時就氣喘、心慌,經常感到胸悶、胸痛。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等。
三、近日來常爲一點小事發火,焦躁不安,時常頭暈。要小心是否得了高血壓、腦動脈硬化症等。
四、近來咳嗽痰多,時而痰中帶有血絲。要小心是否得了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等。
五、食欲不振,吃一點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就感到上腹部悶脹不適,大便也沒有規律。要小心是否得了胃病、肝膽疾病或胃癌、結腸癌。
六、近來酒量明顯變小,稍喝幾口便發困、不舒服,第2天還暈乎乎的。要小心是否得了肝髒病、動脈硬化等。
七、胃部不適,常有隱痛、反酸、嗳氣等症狀。要小心是否得了慢性胃病,尤其是胃潰瘍或胃癌。
八、最近變得健忘起來,有時反複做同一件事。要小心是否得了腦動脈硬化,腦梗塞(腦軟化)等。
九、早晨起來時關節發硬,並伴有刺痛,活動或按壓關節時有疼痛感。要小心是否得了風濕性關節病。
十、臉部眼睑和下肢常浮腫,血壓高,多伴有頭痛,腰酸背痛。則可能是患了腎髒病。
----人生是一趟旅行, 重要的是一路走过来的沿途.
俗話說“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後病找人。”
很有道理,人到四十要注意勞逸結合才是. 以下是引用月亮走我也走在2008-2-11 18:25:13的发言:
俗話說“四十以前人找病,四十以後病找人。”
很有道理,人到四十要注意勞逸結合才是.
呵呵,俺才20出頭,不怕~~ 以下是引用心疼他在2008-2-14 8:35:50的发言:
呵呵,俺才20出頭,不怕~~
別得意的早了,都會有40的那一天
以下是引用非主流在2008-2-14 8:46:51的发言:
別得意的早了,都會有40的那一天
把握現在 以下是引用會遊泳的豬在2008-2-14 8:58:06的发言:
把握現在
对,把握現在! 珍惜眼前時光 23:59分了,趕緊下線休息吧。 今夜不熬夜了。 熬夜對身體不好啊 一定不要熬夜啊 尤其是玩通宵的,切記 要善待自己的“皮囊”更要呵護自己的“心靈” 對電腦時間長了,皮膚會變黑的
那該怎麽保護一下呢? 每天吃橘子,喝綠茶 綠茶我是沒喝過,不了解
喝綠茶究竟有什麽好處?首先就要了解綠茶的成分,經現代科學研究證實,綠茶含有機化合物450多種、無機礦物質15種以上,這些成分大部分都具有保健、防病的功效。
1、降脂減肥,防止心腦血管疾病。飲茶與減肥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神農本草》一書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提及茶的減肥作用:“久服安心益氣……輕身不老”。現代科學研究及臨床實驗證實,飲茶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血脂及膽固醇,令身體變得輕盈,這是因爲茶裏的酚類衍生物、芳香類物質、氨基酸類物質、維生素類物質綜合協調的結果,特別是茶多酚與茶素和維生素C的綜合作用,能夠促進脂肪氧化,幫助消化、降脂減肥。此外,茶多酚能溶解脂肪、而維生素C則可促進膽固醇排出體外。綠茶本身含茶甘甯,茶甘甯是提高血管韌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美國心髒學會《循環》雜志2002年5月刊登一份研究結果顯示,經常喝茶有助于降低因心髒病而死亡的危險。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共對1900名心髒病患者進行跟蹤調查,這些患者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人,調查結果發現,那些平均每周喝茶超過14杯以上的患者,其在心髒病發作後約三年半時間內死亡的風險,比不喝茶的患者要低44%。研究還表明,即使患者平均每周喝茶少于14杯,也有可能使心髒病死亡率降低28%。
2、防癌。綠茶所含的成分———茶多酚及咖啡堿,兩者所産生的綜合作用,除了起到提神、養神之效,更具備提高人體免疫能力和抗癌的功效。近年,美國化學協會總會發現,茶葉不僅對消化系統癌症有抑制的功效,而且對皮膚及肺、肝髒癌也有抑制作用。經過科學研究確認,茶葉中的有機抗癌物質主要有茶多酚、茶堿、維生素C和維生素E;茶葉中的無機抗癌元素主要有硒、钼、錳、鍺等。中、日科學家認爲,茶多酚中的兒茶素抗癌效果最佳。
3、抗毒滅菌。把茶用作排毒的良藥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神農時代(約公元前2737年前),“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之說,這在《史記·三皇本記》、《淮南子·修武訓》、《本草衍義》等書中均有記載。茶聖陸羽在他的《茶經》這部1200多年前(公元780年)世界上第一部權威性茶葉著作中關于“茶的效用”中指出:“因茶性至寒,最宜用作飲料……如感到體熱、口渴、凝悶、腦疼、眼倦、四肢疲勞、關節不舒服的時候,喝上四、五口茶就顯效”。陸羽所列舉的上述症狀與典型肺炎或疑似病例就很接近。唐代醫學家陳藏器在《本草拾遺》中寫道:“止渴除疫。貴哉茶也”。著名宦官劉貞亮在《茶十德》中也把“以茶除疠氣”列爲茶德之一。自唐以後,曆代茶療學也有新的類似以茶解毒滅菌敘說,但由于當時科學不發達,將具有強烈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統稱爲“瘟疫”或“疠氣”,雖未點明是何種細菌、病毒,但喝茶有助抗毒滅菌的事是已被證實了的。近代醫藥界對茶的保健作用研究不斷深入,美國科學家在2003年于《美國科學院學報》上報道:“茶葉中名爲‘茶氨酸’的化學物質可以使人體抵禦感染的能力增強五倍”。
4、長壽。綠茶對人體的抗衰老作用主要體現在若幹有效的化學成分和多種維生素的協調作用上、尤其是茶多酚、咖啡堿、維生素C、芳香物、脂多糖等,能增強人體心肌活動和血管的彈性,抑制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強免疫力,從而抗衰老,使人獲得長壽。根據醫學研究證明,茶多酚除了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還能增強微血管的韌性和彈性、降低血脂,這對防治高血壓及心血管等中老年人常見病症極爲有用。茶葉中含有硒元素,而且是有機硒,比糧油中的硒更易被人吸收,美國理查德·派習瓦特博士認爲:食物中加入硒與維生素C、維生素E配合成三合劑,可以延長人的壽命,而茶葉中正富含這些有益生命的奇異元素。
人的生、老、病、死是不可抗拒的規律,所謂“長生不老”是假,“益壽延年”是真。飲茶長壽,古今中外的案例不可枚舉。根據宋•錢易《南部新書》記載,唐宣宗大中三年(公元849年),東都(今河南省洛陽)有一位130多歲的老和尚,皇帝問他養生之道,他說“臣少也*,素不知藥,性本好茶,到處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茶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乾隆是中國封建帝王中最長壽者,在位60年,活到89歲,飲茶是他的養生妙方之一。上海市最年長的老壽星、晚清最後一名秀才蘇局仙的生活中堅持飲茶爲一大習慣,他超過了象征“茶”字構成108歲的茶壽(按:漢字的“茶”,偏旁部首可拆開爲“艹”與“八十八”,合爲108)活到110歲,臨終前20天爲《當代詩人詠茶》專集題寫了詠茶絕句。上海市1994年獲得“壽星夫婦”桂冠的雙雙已104歲的袁敦梓、王惠琴夫婦,其長壽之道也是“每日品茶”,一般每日上午10點和下午3點飲茶。生于1896年的百歲老人廣東高州人張順,她的飲食習慣是“四不”:不抽煙、不飲酒、不暴食、不挑食;“四喜”喜粗糧、喜番薯、喜吃醋、喜飲茶。1898年8月20日生于廣東豐順縣,曆盡滄桑不改勤勞的壽星婆張蘭花,她不抽煙、不喝酒、嗜飲茶。被尊稱爲“當代茶聖”的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教授歡慶90大壽時,談到他和夫人長壽的奧秘時,道出了平時多喝茶、多吃水果的答案。(按:吳老活到91歲,他夫人陳宣昭活到98歲。)著名數學家、上海市茶葉學會顧問、複旦大學蘇步青教授,活到101歲,每天早飯後必飲茶是他的健康長壽之道。韓國陸羽茶經研究會會長崔圭用先生,日常生活中嗜飲茶,活到100歲(2002年4月5日逝世)。印度西北部城市加普洱,有一個名叫哈比布·米亞安的老人,被當地政府正式認定的年齡爲125歲,米亞安老人講他的長壽秘訣時談及他的飲食習慣,“我從來不抽煙,喝茶是我唯一上瘾的東西”。埃及有一位農夫壽星,名叫紮那帝·米夏爾,他每天要喝茶6杯以上,他竟有幸活到了130歲!三起三落的壽星政治家鄧小平的養生之道之一也是愛喝綠茶。鄧小平妹妹鄧先群曾回憶鄧小平在文革中的生活時說:“我大哥喜歡喝茶。他喜歡喝四川、安徽産的綠茶,有時也喝西湖龍井茶。茶葉還是比較貴的,他杯子裏的茶葉放得很多,待全泡開,要占杯子的三分之二。我大嫂是每天上午都給我大哥泡濃濃的一杯茶。我大哥喝完了以後,剩下的茶根我大嫂接著喝,下午再給他泡一杯。”古人稱茶爲萬病之藥,茶能養生,延年益壽,但貴在堅持,持之以恒,必見功效,飲茶有百益而無一害。
喝綠茶雖好,但令人遺憾的地方還很多:1、綠茶易氧化,不易保管。綠茶中的茶多酚是強抗氧化劑,因而其自身極易養化,雖然尚不可定論茶多酚就是喝茶能使人長壽的原因,但被氧化了的陳茶泡出來的茶水是咖啡紅的,也沒有茶香味,其口味就大大地變差了。2、一般人喝茶都很淡,喝不慣濃茶,因此,對于養生來說,其喝茶量就顯得不夠。3、防備“尿素茶”。什麽是“尿素茶”呢?前幾年茶葉俏銷,茶葉供不應求,一些地方的茶農就有了“技術革新”,每天上午采完茶葉,下午就往茶樹上噴尿素溶液,次日一早茶葉就又長得很長了,如此循環,茶葉産量急劇增加。所以,喝茶要認品牌看品質,切不可貪便宜。
喝綠茶雖好,但令人遺憾的地方還很多:1、綠茶易氧化,不易保管。綠茶中的茶多酚是強抗氧化劑,因而其自身極易養化,雖然尚不可定論茶多酚就是喝茶能使人長壽的原因,但被氧化了的陳茶泡出來的茶水是咖啡紅的,也沒有茶香味,其口味就大大地變差了。2、一般人喝茶都很淡,喝不慣濃茶,因此,對于養生來說,其喝茶量就顯得不夠。3、防備“尿素茶”。什麽是“尿素茶”呢?前幾年茶葉俏銷,茶葉供不應求,一些地方的茶農就有了“技術革新”,每天上午采完茶葉,下午就往茶樹上噴尿素溶液,次日一早茶葉就又長得很長了,如此循環,茶葉産量急劇增加。所以,喝茶要認品牌看品質,切不可貪便宜。
好象還有胃不好的不能喝!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