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激情电影

    1. <form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form>
      <address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 id=REURtuYJD></nobr></nobr></address>

      思童論壇

       找回密碼
       注冊賬戶
      搜索
      查看: 5209|回複: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範學文化研究之十四

      [複制鏈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3-24 19:17: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覽 |閱讀模式
      隆 興 寺

      隆興寺是一座佛教寺院,座落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城內。始建于隋開皇6年(586年),初名“龍藏寺”,唐朝改成“龍興寺”,清康熙52年(1713年)又改成“隆興寺”。最初因何取“龍藏”爲寺立名不詳,還待今後考證。而唐朝改“龍興”爲寺名和清朝康熙改“隆興”爲寺名是先知先覺的預言。這“龍興寺”中的“龍”是指開大宋王朝的宋太祖趙匡胤和成爲宋太宗的趙匡義(趙光義)。這兩條“龍”來興旺發達這個寺。果然在北宋開寶2年(969年),宋太祖趙匡胤駐跸正定,前往城西大佛寺拈香禮拜時,得知大佛由銅變泥的遭遇甚爲傷心,遂下旨將大佛遷至縣城龍興寺內主軸線上的至尊位置,分七級青銅鑄成大佛之身,並蓋大悲閣,于宋開寶4年(971年)竣工,從此又稱“大佛寺”。又在20年後,宋端拱二年(989年)宋太宗趙光義拔專款對“龍興寺”進行大規模的維護、修理、擴建。正是由于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這“兩條龍”的宋朝皇帝在短短的20年之內對大佛寺所進行的全面的建設,才使大佛寺有了規模,上了檔次,提了名望。此寺才真正的在“兩條龍”的重視下興旺起來。早在282年前預見出這一緣因,由“龍藏寺”改成“龍興寺”,真乃龍興寺須由龍興也。清康熙52年(1713年)玄烨皇帝賜額“隆興寺”,再次將大佛寺易名,他預言將來“隆”須興寺。果然在35年之後(康熙皇帝去世26年後)經雍正朝的更替,乾“隆”皇帝弘曆于1748年10月、1752年9月、1752年11月、1763年3月、1783年3月、1788年3月、1794年4月七次光臨並駐在大佛寺。親筆在大佛寺留下了數篇詩、詞、贊、記。而且拔巨款下旨對大佛寺進行大規模全面的修建。這真是大佛寺由龍(趙匡胤、趙光義)興後又由(乾)隆興呀。龍興寺變隆興寺。
      大佛寺現存面積8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呈平面長方形,在一條616米長的中軸線上,排列著大悲閣、二龍壁、三孔橋、四大天王廳、六師殿、如來佛祖殿、未來佛祖殿、中戒壇、雙面佛、九房台階九重天、千手千眼千年佛、龍藏龍興龍騰苑等,其主次分明,錯落有致,是我國現存的宋代佛寺建築的典範,被稱爲京外名刹之首,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全國最早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寺內有大佛,這尊大佛高22米,站在2.2米高的石質蓮花座上,是全國最大的銅質立式大佛,她就是有大慈大悲之心、有救苦救難之力、送兒送女、有求有應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這就是大家所稱贊的“滄州獅子景州塔,正定城裏的大菩薩”河北三寶中的第一大寶。這尊千手千眼觀音大菩薩是隆興寺之寶、正定之寶、國家之寶、也是世界人民之寶。隆興寺因大佛成爲名寺,正定城因大佛成爲名城,河北省因大佛成爲名省,中國人因大佛成爲名人。
      “观   世   音”
      觀音菩薩名叫觀世音,男性,生于農曆二月十九日,菩薩是他在佛門中的職務和職稱。
      他是佛界的掌門菩薩,他是如來佛祖的最忠實的菩薩。他在佛門菩薩及弟子中人品最正、威信最高、法力最大、德心最善。他先憂天下之人之憂,後樂天下之人之樂。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去病去災,送子送女,千手千眼,有求有應。他替佛祖普渡衆生,廣集善緣,爲民造福。他忠君愛民爲佛祖分憂,爲百姓解愁。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爲人民辦的好事無數篇,受到了群衆的愛戴和尊敬。
      這些受助過的百姓都爭相目睹瞻仰觀音菩薩的尊容,這個要求可難住了他,原來觀世音菩薩心腸雖好,但面目猙獰醜陋,每一次顯形都嚇得善男信女魂不附體,引起了不良的結果。觀音菩薩爲此事十分憂愁和傷感。
      如來佛祖知道事情的原委後,指示他塑造一個形象在人間出現,並讓觀音當場演示。于是他在佛祖面前首先變化成一位高大的男士,雄偉的身軀,配一副威武的嚴父般的面孔,佛祖一看說好的同時,又佛手連續指點,在觀音菩薩的身上又長出40只臂手,分別執日、月、瓶、弓、鏡、箭、杵、劍、叉等法器和寶物,如同孔雀張開的美麗羽翼,昭示著捉妖拿怪的威姿,也昭示著普救衆生的威力。他每只手心中有一只眼,佛祖旨:“賜爾千手管九州、八洋、一宇宙,賜爾千眼觀五嶽、四海、兩極端”。按照佛經三界中的25種“有”情存在環境(40×25=1000),故稱千手千眼。
      觀世音菩薩繼續在佛祖面前演示,中間31次都沒有引起佛祖的關注,到第33次時,觀世音菩薩變化成一位身材苗條,端莊秀麗,婀娜多姿的仕女,猶如呵護幼兒的慈母,佛祖用手一指說好。從此觀音菩薩展現在人世間的形象只有兩種,一種是首次展示的配以千手千眼之外形的高大威武,嚴肅莊穆的嚴父形象,這種形象多在惡人(地痞鄉霸)面前顯降妖降怪的威力;一種是末次展示的配以大慈大悲之內心的端莊灑脫,慈眉善目的良母形象,這種形象多在善人(善男信女)面前示救苦救難的魅力。
      今天在隆興寺大悲閣內的銅鑄觀音菩薩嚴父般的站在“董事長”的位置上,面南而掱,總攬全局,洞察一切,法制治國;今天在隆興寺摩尼殿中的泥塑觀音菩薩慈母般的坐在“總經理”的位置上,面北而聶,教人行善,念佛傳經,德余于民。

      “相    医    志”
      我們在學習曆史文化中,我們在探索宋朝興衰曆程中,我們在研究範仲淹的生平中,在正史、野史的記載中,在口傳、筆記的範仲淹故事中都有一則“不爲良相則爲良醫”的典故。說的是範仲淹早時在一寺廟中求過神靈,許下誓言“如不能當宰相治國就甯願當個醫生治病”的故事。其說法、其記載、其流傳的意思大致相同,而具體情節上差異很大,使讀者迷惘。
      從時間上,有的說是範仲淹幼年時,有的說是範仲淹少年時,有的說是範仲淹青年時……
      從地址上,有的記載是河南洛陽鐵角寺,有的記載是山東鄒平禮泉寺,有的記載是陝西漢中終南山,有的記載是陝西延安山神廟,有的記載是江西信州三清宮,有的記載是湖南安鄉太平觀,有的記載是江蘇蘇州咒缽庵……
      從人物上,有的寫求的神,有的寫求的佛,有的寫求的道,有的寫求的仙,有的寫求的僧,有的寫求的尼……
      曆史上有無此事件呢?當事人又是誰?何時在何地求的何靈?帶著這些問題,我結合家族的傳承,參考元初範國俊撰《文正公年譜》,考察訪問了很多寺廟主持,所得結論是:時間爲宋端拱二年(989年)農曆7月15日,地點是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當時叫龍興寺),人物是範墉夫婦(範仲淹的父母),而不是範仲淹本人所爲。拜的是千手千眼觀音大菩薩(屬于佛的範疇),問的是兒子範仲淹的前程,求的是兒子作良相良醫,結果是佛祖賜相捍國。
      原來在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朝廷(中央國務院)決定對20年前(宋太祖開寶二年也就是969年)建造的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和大悲閣進行一次全面的維護和修理。由真定府出一點錢,朝廷(中央)撥一點,富戶捐一點,成德軍將士義務出力的原則,在成德軍節度掌書記、著名的工程家範墉帶領3000名士兵參與了這項國家重點工程。
      農曆7月15日,是傳統進香拜佛的節日,範墉(範佛客)將已懷孕7個月的謝夫人(謝觀音)接來,在龍興寺大悲閣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前焚香跪拜,求佛許願。
      範墉問佛曰:“夫人腹內是女還是男”?佛答曰(主持傳佛語代答),“奇男一位做高官”。範墉曰“高官?能當宰相?”,佛曰:“否”。範墉曰“如不能做宰相治國,求佛賜其醫術成爲良醫,爲百姓療痛吧”。佛(沈思片刻後)曰“還是當官保朝吧”,又曰“佛祖特賜良相保國”。並送一對聯日後應驗:“修觀音閣,觀音送子,子生娘生之家;建釋尼殿,牟尼收兒,兒死爹死之所。”
      果然範仲淹在宋端拱二年(989年)農曆8月29日(公曆10月1日)出生在母親出生之家(高平村謝宅),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農曆5月20日,死亡在父親死亡之所(徐州府官驿),(這一年龍興寺又一次大興土木,建造了釋迦牟尼殿)。這就是“不爲良相則爲良醫”的真實過程。

      “传   天   语”
      宋太宗端拱二年农历8月29日(公历989年10月1日),范仲淹在离大佛不远的高平村出生后,连续数天不吃不喝,不困不睡,不停不断地发出“难!难!难……”的哭声(喊声),为此,請了几位大夫诊治都无济于事,这可难住了全村的百姓和家人,更急坏了其父亲范墉。
      時任成德軍節度掌書記的範墉,由于帶領3000名士兵對大佛寺進行大規模的修繕工作,與大悲閣的主持很熟,故此將小兒奇怪的啼哭之事說給主持聽並求其幫助。
      主持來到範墉家中,抱起範仲淹,在其耳邊說:“擎天難、難擎天,不難不圓、不難不滿,難則完、難則全,文有文曲文忠幫擎天,武有武曲武襄助擎天”,主持語閉,範仲淹哭停,在場的人都覺得好奇、驚訝、迷惘、不解。
      原來範仲淹奉上天之命來大宋朝保朝擎天,他深知此行難上加難,一難接著一難,故而發出的“難!難”的哭聲般的訴說。
      大佛寺主持通知范仲淹 “文有文曲文忠”是说上天将派文曲星欧阳修下凡在文治方面助你。几十年后范仲淹在治国中、在改革中、在与奸佞斗争中,欧阳修作为大文学家、大政治家紧紧的跟随范仲淹,为范仲淹的新政的推行实施起了重大作用,欧阳修去世后谥“文忠”。
      “武有武曲武襄”是說上天將派武曲星狄青下凡,在武治方面助你。幾十年後範仲淹在任征西大元帥時,發現狄青,培養狄青,使狄青果然成爲能征善戰的大將軍,在征西夏和平南蠻的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狄青去世後谥“武襄”。
      “改   造   人”
      龍興寺(隆興寺)的觀音大佛,不但能成全好人的意願,而且還能改造惡人,使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變成佛子善人。王建立的前後表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山西榆林人氏王建立的仕途生涯以成德軍節度使爲分界線。在成德軍(駐地在正定城外2公裏)節度使之前,他擔任過虞候將,衙門都校,平盧節度使,上黨節度使的職務。他沒文化,兵武出身,心狠手毒,出口罵人,動手打人,怒則殺人。不論是在揮兵征戰中還是在鎮壓叛亂時,也不論是對敵人還是對部下,他不但是一個能征善戰的勇士,他還是一個殺人如麻的劊子手。他若一天不殺人就會食不香睡不眠,老百姓都咒他是個活閻王,不得好死。
      自從上任成德軍節度使以後,由于無仗可打,故經常出入真定府內的龍興寺(隆興寺),成爲觀音大佛的常客,拜倒在觀音菩薩面前求經。由于他目不識丁,看不懂經文,大佛方丈讓其每天在轉輪藏閣推動輪藏一圈,等于誦經一遍,他腦聰耳明,佛經一遍過後,他即可背讀。
      在任成德軍節度使的三年中,他雖身未遁入佛門,雖未受戒剃度,但是其心已是佛家之心了。在觀音大佛像前,他將前半生的罪過盡情的坦白、檢討、洗禮和忏悔,在觀音菩薩的教誨下,發誓走好自己的後半生。
      從此王建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改自己的一生,判若兩人。後半生他不但沒有殺過一個人,連一只動物也沒殺過,甚至在走路時低頭看道,生怕踩死螞蟻。在飲食上他以糧食和蔬菜爲食,戒掉葷肉,連蛋類和奶類這些與動物生命沾邊的食品也不拈一點。衣服爲棉麻質類,不用絲綢(因爲絲綢是蠶蛹用生命換來的)皮革,沒急事不騎馬,以步代馬,善待生靈。他戒殺慎獄,悉心佛道,飯僧營素,心慈面善。對部下不至的關懷,對家族無盡的孝敬,對百姓如至親,對國家對社會無窮的奉獻。他爲自己的部隊制定了鐵的紀律,其中一條是“欺一夫如欺吾父,淫一婦如淫吾母”。老百姓都誇他是活菩薩。
      離開正定後他又任過天平軍節度使,青州節度使,又升檢校太尉(大元帥),中書令(宰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尚書令(大宰相)。70歲無疾而死,高壽善終。
      從王建立的人生觀的轉變,可以看出觀音菩薩是教育人的良師,是改造人的嚴父,是幫助人的慈母,隆興寺是培養人的學校,
      故作聯:面南而立的觀音菩薩是救苦救難的嚴父,有打擊惡人的手段;面北而坐的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良母,有保護善人的本領。
      “牵   铁   牛”
      河中府(今山西永濟市)是黃河水由北而來,又突轉向東而去的急轉彎處,這裏有一座秦晉連接河朔的大橋,大橋是由8頭鐵牛作爲橋墩支撐著橋面,每頭鐵牛約有8萬斤重。1065年由于河水暴漲,凶猛的洪水沖垮了橋面,沖倒的鐵牛躺在河底的淤泥中。朝廷下聖旨貼皇榜招募能牽出鐵牛之人,半年過去了無人敢問津,無人敢揭榜,無人敢應聘。
      河朔重鎮真定府大佛寺(龍興寺)的僧人懷丙方丈得知消息後前去揭榜報名應試,只見懷丙大師用兩只大船裝滿石塊,用大繩系牢鐵牛的頸部,連在兩船之間的橫梁上,然後慢慢的去掉船中的石塊,用大船的浮力將幾萬斤重的鐵牛一個一個的牽起水面。轉運使(一路的長官,相當于省長)張焘,奏報朝廷後,宋英宗皇帝于1066年4月6日特下聖旨賜給真定府大佛寺懷丙大和尚一件紫色袈裟。
      在宋朝300多年的曆史上,由皇帝代表國家公開向僧人獎勵袈裟是十分罕見的,尤其是紫色袈裟更無先例。在宋朝紫色服裝只有二品以上的宰執大臣才有資格穿戴的。賜給一個僧人紫色袈裟在宋朝是莫大的殊榮,這是國家對觀音大佛充分信任和肯定。此事件在當時的京師內外、舉國上下、佛寺道觀、黃河兩岸、大臣宰執、黎民百姓中,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轟動。懷丙大和尚也被贊爲工程學家。
      “严   把   关”
      在隆興寺的主軸線上最主要的位置是銅質觀音,嚴父般的身材和面孔配以千手千眼面南而站,全神貫注的盯著大悲閣前面非常重要的地方。在隆興寺的主軸線上重要的位置摩尼殿的背面,倒坐著泥塑的觀音,她慈母般的身材和面孔,面北而坐,兩目審視著摩尼殿後面的非常重要機構。這個重要地方的重要機構就是位于隆興寺中軸線上中間位置的“戒壇”。
      戒壇是俗家子弟出家受戒剃度的地方。是僧人受戒後升級的地方。是皈依佛門辦手續的地方。是心靈淨化洗禮的地方。是被佛門審查、審核、審視的地方。是考察、考核、考試的地方。
      我國北方只有北京的雍和宮,五台山清涼寺和正定隆興寺這三處寺院才有權利、有資格、有能力進行受戒考試。只有從這三處剃度入佛門的才有效。只有在這三處受戒升級取得的學位和職稱,佛界才承認。其性質與現代公務員須經省考試院考試考核取得資格後方可被政府錄用,晉升職稱和職務。
      在隆興寺戒壇,由佛家掌門菩薩一北一南、一立一坐、一銅一泥、一高一低、一父一母、相對相望,爲了佛門弟子的質量,爲了戒數的真實純潔,觀音菩薩親自管理這項崗位,嚴把進入關,嚴把職稱學位晉升考試關。她不但看著考生,而且還監督著考官,防止弄虛作假等腐敗事件發生。

      “火   种   核”
      攤開全國地圖看河北省,活像一個熊熊燃燒的火炬。漳河以北, 滹沱河以南地域(邯鄲地區,邢台地區和石家莊部分地區),是這個大火炬的把炳(手握的部位)。北京市是這個火炬中的火花。其張家口地區、承德地區、秦皇島地區以及唐山地區的部分地區是火炬的火焰。正定就是這個火炬的火種盒,隆興寺就是盒中的火種,大佛就是火種之核。
      正定大佛寺這個火種通過京廣線路這個導火索引著北京雍和宮這個佛教之聖地,爆發出火花、火光、火苗,這個火勢借天津海河的風勢,燃著承德外八廟等佛教聖地,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態勢。火種在火炬的核心,占據要害位置,火炬的火焰旺不旺,火苗紅不紅,火勢猛不猛,火光烈不烈,火炬雄不雄,首先要取決于火種好不好。火焰熊熊燃燒,火種和火種核的功德是不可磨滅的。

      “求   则   应”
      觀音菩薩不但心地善良,而且法力無邊,是一位德才俱備的完美之佛。她有求必應的故事萬萬篇,在這裏僅僅說幾件發生在大佛及大佛寺身邊的情,道兩件我與我的家鄉發生的事。
      一、“地湧銅”
      宋開寶二年(969年),宋太祖趙匡胤決定在正定龍興寺內鑄銅質大佛,因銅源不足而使地方當局陷入困境。爲了保質、保量、保期完成朝廷的艱巨任務,真定知府求菩薩幫助。第二天在龍興寺內地裂一洞,滾滾的青銅水湧出地面,滿足了鑄佛的需要。這就是大佛寺鑄佛身“地湧銅”的故事。
      二、“河漂木”
      宋開寶二年(969年)宋太祖趙匡胤下旨在真定府龍興寺至尊的位置上建大悲閣,急需大批的優質木材。地方資源匮乏,怎麽辦?知府大人求觀音菩薩幫助,第二天城南的滹沱河水從五台山方面漂來了大批的、優質的、合格的、尺寸合適的木材,當漂到正定城邊時水走木停。爲大悲閣的建築按質、按量、按期的竣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這就是大佛寺大悲閣“河漂木”的故事。電視劇《濟公》中濟公活佛爲修靈隱寺通過井水調運木材的情節就是根據真定府龍興寺“地湧銅、河漂木”的故事改編的。
      三、“賜兒女”
      高平村謝員外50歲了還無兒無女,到大佛寺求觀音菩薩賜給“一女半兒”。一年後的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的生日),這一天果然生下一女,26年後這一女又招丈夫範墉入贅(男到女家落戶),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求“一女半兒”,結果真來了“一女半兒”。
      四、“賜良相”
      范仲淹本无宰相之命,而其父母求观音菩萨“如果儿子不能做良相治国就做良医治病”,佛答应“ “赐相保国”。果然范墉夫妇的儿子范仲淹当官保朝一辈子,并成为主持国政的一代名相,成为庆历新政的领袖,成为北宋的首位改革旗手。
      五、促校成
      2004年,香港“景仰范仲淹基金会”(简称景范基金会)主席范止安先生,委托我在河北省南宫县垂杨镇小范庄村建设“景范第36号希望小学”该消息传到我的家乡宋都水村,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从村干部到老百姓都向我提出强烈要求,也建一所希望小学。因此我特地向香港請示。由于香港考虑到宋都水与小范庄同在一个乡镇,两村相距仅5里等方面的因素,所以驳回我的多次請求。正在无可奈何之际,遇上宋都水修起了观音堂,办起了观音圣会。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行祭拜观音菩萨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提议求观音菩萨通过神佛之灵向香港基金会美言美言,与范止安主席通融通融,成全这所希望小学。当时,我们没有抱什么希望,可是刚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意外地收到建校的通知和建校款项。使景范第44号希望小学成功地落户在我的家乡,圆了宋都水村百姓之梦。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景仰範仲淹基金會在全國範圍內的貧困地區一共建希望小學50所,平均每個省份還不到兩所。而在河北省南宮縣垂楊鎮建設兩所希望小學真是個奇迹。老百姓都說:“觀音菩薩有求有應”。
      “信   则   灵”
      觀音菩薩對于其善男信女是善待的,不論離的多遠,她都能使其近福祉,遠災禍。我的家鄉兩件事情足以說明“信則靈,供則靈,敬則靈”。
      一、窮變富
      我的家鄉宋都水村是個大村,在河北省南宮縣是出了名的大窮村,十年九旱,土質貧薄,全村幾千口人時常爲溫飽問題而憂愁、而奔波、而拼搏,但總也解決不了這一老大難。
      自2003年在村中蓋起觀音堂,供起觀音佛,成立了觀音會,並決定每年農曆2月19日給觀音菩薩過壽三天,屆時搭台唱戲,舞獅耍猴,鑼鼓聲天,鞭炮齊鳴,異常隆重。年年如此,至今未斷。也就從這一年開始,村中有人引進了皮毛加工業,將皮毛加工成美觀、舒適、暖和、柔軟的中高級轎車的坐墊和靠背,適用于冬天的汽車裝具。經過二年的制作宣傳,推銷推廣,得到汽車裝具行業的認可,由普及到普遍套在每個普通汽車的座位上。因此宋都水的名氣越來越高,宋都水名聲越來越響,宋都水知名度越來越大,在全國的汽車裝具行業中談到南宮知道的人很少,但提起宋都水村來無人不曉。宋都水的真皮汽車座套不但銷遍全國,而且也出口到國外。
      一個行業之興帶動了多個行業,目前該村的家庭、家家是工廠,宋都水的人民,人人是工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有適合自己的工作,都能領到數目不菲的報酬。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長期駐在這裏訂貨、驗貨、等貨、收貨、發貨。人來人往,車來車去。一個偏僻的農村有數家飯店,竟天天爆滿。機器的轟鳴聲,設備的節奏聲,飯店的勸酒聲,汽車的鳴笛聲,摩托的起動聲,人們的腳步聲,再加上明亮的路燈,真是成了不夜村。僅僅四年的時間宋都水從一個全縣最窮的村莊成了全縣最富的村莊。每當提起巨大變化時,老百姓都說:“這是信觀音、敬觀音的結果”。
      二、無災難
      自從我的家鄉宋都水村蓋起觀音堂,誦起觀音經,供起觀音佛、敬起觀音人、辦起觀音會以來的數年中,都是風調雨順,年年農業大豐收,改變了以前連年災害的局面。
      在這敬佛、供佛的五年中,南宮縣垂揚鎮域內也遇到過幾次大的風災、雨災、雹災和雪災。而偏偏在這些大面積的災難鋪天蓋地而來時,每次都奇迹般的繞過宋都水村的地域,與周圍鄰村的地界形成特別明顯的對照,結果是顯然的,就連當地縣鎮領導人在大會上也風趣地說“宋都水敬神、供佛、拜觀音,幾次天災鄰村受災嚴重,可偏偏宋都水每次都能平安躲過,你們說這事奇不奇?怪不怪?我們共産黨人是唯物主義者,可是宋都水的事怎麽解釋?難道說真有佛靈保佑?難道說觀音菩薩真起了作用?”答案是肯定的。
      “邻   则   护”
      隆兴寺的大佛非但独善其寺,而是以邻为善,以人为本,以邻为友,以德为根。請看下面几个事例:
      一、        好的快
      大佛的西鄰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56醫院。1951年6月份爲接收從朝鮮戰場上光榮負傷的官兵,特在正定城內隆興寺的西部區域,組建華北軍區第三後方醫院(1955年改成256醫院)。當時在朝鮮戰場上戰鬥受傷志願軍很多,分別轉送到全國二十幾處醫院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犧牲了很多,入院後死亡率很高。唯獨轉到256醫院的傷員治愈率很高,治療時間很短,死亡率很低。
      二、        死的少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發生強烈地震,有225名地震傷員轉到正定大佛寺右鄰的256醫院治療。據資料記載“經過一年的治療,225名唐山地震傷員無一死亡,全部治愈出院”。
      三、        摘金牌
      大佛的後鄰是“國家乒乓球訓練館”。自從這個訓練基地建好後,
      凡是舉行國際間的比賽和世界級運動會前,我國的乒乓球參賽選手都是在這裏進行封閉式的練習。凡是從這裏走出去的運動員代表國家去參賽,不論是男子單打、女子單打還是男子雙打,女子雙打、以及男女混合打,幾乎每次都是將所有的金牌拿下,爲國爭光,爲民增榮。爲什麽我國乒乓球這麽棒?爲什麽其他球不行?這不是偶然的,我相信,如果足球、藍球的訓練基地也設在河北正定,也設在大佛的附近,今後在奧運會上也一定會奪冠軍、摘金牌的。
      四、        锻炼人
      大佛的西北鄰是“西遊大觀園”。在這裏可以看到觀音大佛
      受佛祖的重托親自選拔對事業忠誠的年輕幹部唐僧到領導崗位上來,給其提供平台,讓其挑起重擔,交其重要任務,曆經81次磨難、鍛煉、考驗,使其擴大視野,引進外地經驗,提高了領導能力,增長了管理水平,培養他積德行善,爲民造福,爲民除害的思想,提高他識別真假、忠奸、美醜、對錯的能力,使其具有總攬全局,使其不但會管理正常幹部,而且還會管理那些有工作能力,犯了錯誤並且願意改正的人,使一個普通的僧人修煉成了正果,成了佛,成了佛界中央的高級管理人員。
      五、        挽救人
      在大佛西北角的“西遊大觀園”,從這裏可以悟出觀音大佛的大
      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蹤迹。
      1、孫悟空大鬧天宮矛頭直對天界的玉皇大帝,鬧的天庭各行政機關不能正常辦公,在紀檢及司法機關都束手無策之際,如來佛祖將孫悟空誘騙到手中,趁其不備將手化作五指山將其壓在荒山野嶺這個特別監獄裏。
      2、豬悟能原爲天蓬元帥,權力很大,級別很高。只因生活作風不檢點被貶下天界,下放到農村改造。而在農村改造中舊病重發,玉皇大帝認爲是一個不可救藥的人。
      3、沙悟淨和白龍馬也是犯了錯誤從天庭貶到人間,從中央下放到偏僻的農村勞動改造的。
      觀音大佛考慮到孫悟空等人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從本質上是比較好的。雖然犯了錯誤也不能一棍子將其打死。所以觀音大佛用大慈大悲之心行救苦救難之力,親自對孫悟空、豬悟能、沙悟淨和白龍馬進行嚴肅的批評、批判,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給予改正錯誤的機會。讓他們在大風大浪中去立功贖罪,去重新做人,去考驗他們,去磨煉他們,去拯救他們,使他們再回到重要崗位上來,重新爲人民服務。
      六、趙子龍
      大佛的東北鄰是“趙雲廟”。趙雲,字子龍,常山人氏。青年時跟隨劉備轉戰湖北、湖南、江蘇和四川一帶,曆經數戰很少敗陣。尤其是當陽長阪坡大戰,他懷惴太子阿鬥在曹軍中殺進沖出,戰馬陷入泥潭而神奇地一躍而出,被劉備封爲“五虎將”。被史家稱爲“常勝將軍”。英名一世無疾而終。
      七、        红楼梦
      大佛的北鄰是“榮國府”。是1984年8月正定縣政府與《紅樓
      夢》劇組聯合建設的拍攝基地。大型古裝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在此一氣拍成播出後一鳴驚人,贏來一片贊歌。《紅樓夢》映紅了紅樓,映紅了正定榮國府,也映紅了全國大好河山。小說《紅樓夢》也成爲中國名著。
      八、        中学堂
      大佛的西北面是“正定中學”,俗稱“正中”。是在古正定恒陽
      書院的舊址上于1902年(清光緒28年)創建的,始名“正定府中學堂”後改爲正定中學。正定中學從德育、智育、體育在正定,在石家莊地區,在河北省的中學裏都是一流的,在全國也是很有名的。
      正定中學是共産黨在正定以及河北省中部的發祥地和革命搖
      籃。1924年,張兆豐同志受李大钊派遣來到正定中學發展黨員並、
      創建了冀中地區第一個共産黨的支部。正定中學的愛國活動不但是中共在正定中學的活動,而是共産黨在正定的活動,也是共産黨在石家莊地區的活動。僅從曆史檔案中摘錄幾段正中的紅色活動。
      1924年12月,直隸省立正定中學的學生尹玉峰、高克謙、裘樹藩、楊天然、于華峰五人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爲正定中學黨支部的成員,選舉楊天然任支部書記。
      1925年1月,直隸省立正定中學學生邢克讓、劉子麒、馬增玉、梁志超、賈殿奎等人先後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建立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正定中學支部,這是冀中地區第一個青年團組織。
      1925年2月爲響應孫中山召開民國會議的主張,張兆豐、郝久亭與正定中學黨支部楊天然、于華峰等共同發起《成立正定國民會議促成會的啓示》,建立國民會議促成會。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之後,正定中學召開各界群衆和駐軍300余人參加的追悼孫中山先生大會。
      1925年3月,中共天津地區執行委員會書記于方舟來正定中學將支部改組爲中共正定特別支部,將正定中學共青團支部改組爲正定特別支部。
      1925年6月7日,正定中學在正定中共特別支部的指揮下,在學校召開各界群衆和駐軍2000多人參加的聲討英、日帝國主義制造的“五卅慘案”罪行大會,遊行示威後成立正定各界滬案後援會,並募捐450塊銀元寄往上海。
      1925年6月25日,正定中學學生舉行總罷課,以共産黨員、青年團員爲骨幹組成兩支宣傳大隊,深入正定城鄉進行反帝大宣傳。
      1925年12月19日,正定中學發動群衆開展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運動,建立反基督教大同盟于25日舉行集會遊行。
      1927年6月16日在正定中學的中共特別支部改成中共正定縣委,搬出正中辦公。
      1929年5月1日,***員屈淩漢、莊競如、翟奕山來正定中學任教。宣揚既反蔣介石又**産黨,擁護三民主義的改組派主張,引起正定中學師生的反對,廣大師生在中共黨組織領導下,與其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
      1931年10月,正定中學的愛國學生在校內開展捐獻千雙軍鞋活動,募集3000多銀元寄往綏遠抗日前線,慰勞正在長城一線抗戰的傅作義部。全校師生組成抗日宣傳隊分赴刁橋、東權城、新城鋪、朱河等村進行抗日救亡宣傳。
      1937年1月6日上午,縣警察局包圍正定中學,抓走學生會4名負責人。全體師生在中共組織領導下與警察局進行鬥爭,在學生的壓力下,警察局釋放被捕學生,並答應不再限制學生的抗日活動。抗日戰爭全面暴發後,正定沈陷,正定中學暫時停辦。
      以上所摘錄幾段曆史紀錄充分說明正定中學是共産黨的組織在河北省中部地區的發源地、發祥地、發展地,是冀中愛國聲音的發出地,這也充分說明正定中學的德育教育是一流的。
      正定中學的治學紀律是特別嚴謹的,教學質量也是很高的,從這個小小的縣級中學裏,近些年走出著名的神經生理學家張香桐;著名鋼鐵冶金專家王文玺;著名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趙金科;著名眼科專家張曉樓;著名詩人、學者公木;著名語言文學教育家、古代文學史家楊公骥爲代表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還有國務院副秘書長崔戰福;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張彬將軍;沈陽藥學院院長李維祯;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魏義祥等一大批從正定中學走出的學子,在全國各地,各條戰線上,各個不同的崗位上發揮著巨大作用,從以上可以斷定,正定中學的智育教育也是一流的。
      正定中學非常重視體育,力爭做到德、智、體全面發展,在1981年3月17日,該校在全國重點中學田徑通訊大賽上,奪得男、女團體冠軍,並獲6個金牌、3個銀牌、5個銅牌,由此也可以認定正定中學的體育教育也是第一流的。
      根據中學堂的德育、智育、體育全面一流,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李岚清同志親筆爲該校題寫校名“河北正定中學”。
      九、地道戰
      大佛的西北方15公裏的高平村,始終隸屬于正定轄治。在抗日戰爭中高平村幾十名青壯年用長矛、大刀、鋤頭、土槍組成的民兵隊,利用地道、地雷同裝備優良的日本法西斯幾百人、上千人較量過幾十次。處于強勢的敵人死傷近千人之多,而處于弱勢的高平村民兵僅僅犧牲四人。高平村的民兵在大佛的佑護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以最小的代價換取了最大的勝利。
      十、        西柏坡
      大佛的西方幾十裏有個村莊叫西柏坡,隸屬于真定府管轄。屬于大佛護佑的範圍,也屬于大佛的遠鄰範疇。1947年5月,中共中央轉移到這裏。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五大書記及中央機關在這裏工作二年多的時間。
      在這裏成功的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吹響了解放區土地改革的號角。
      在這裏勝利的指揮了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決定了解放全中國的局勢。
      在這裏隆重的舉行了中國共産黨七屆二中全會,爲新中國的成立作了充分的准備。
      在這裏劉少奇同志與王光美結爲革命夫妻,攜手並肩開始了革命伴侶的一生。
      在這裏……
      在這裏黨中央毛主席在大佛的佑護下安全的、順利的、成功的、愉快的、健康的工作和生活。
      在這裏新中國邁向北京。
      十一、縣政府
      大佛的西方是正定縣四套班子辦公所在地,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都在一個大院辦公,故稱縣政府大院。
      建國後,在這個大院工作過的,任過職的,主過政的,決過策的幹部數以百計。不論是土生土長的當地幹部,還是省市、中央派來的幹部,他們雖然男、女、老、青皆異,但有一條是相同的,他們都是廉潔的,都是勤政的,都是善良的,都是忠誠的,都是公平的,都是正直的,都是爲民的。
      在這些領導幹部中,也不乏名望之人,如呂玉蘭、楊才奎、韓榮吉、劉日、劉樹章、郝雲南、王幼輝、習近平,他們作爲大佛的父母官在正定工作數年,由于成績明顯都先後進入市廳級、省部級和中央國家的最高領導崗位。
      “佑   乡   人”
      觀音大佛定位于大佛寺,定位于正定府。她不但保護著家鄉四鄰,而且利用千手千眼的特長佑護著從這裏走出到各地工作、謀生的優秀兒女,使他們的人身平安,即使有驚也無險,安全的在各個地方,各種職位上。他們不管走到哪裏,心裏都裝著家鄉的大佛,而家鄉的大佛也時刻在他們身邊化險爲夷,做出了不平凡的功迹。
      (1)趙佗:18歲率50萬大軍征南,建南越國(廣州),67年的帝王位。他是一位政治家、軍事家,爲祖國的統一立下了不朽功勳,被毛澤東主席稱爲“南下幹部第一人”。
      (2)趙雲:智勇雙全,德才兼備,被稱爲常勝將軍,毛澤東主席說:“正定是個好地方,那裏出了個趙子龍”。
      (3)張曉樓:眼科專家,醫術精湛,曾任過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的保健醫生。
      (4)趙普:兩任北宋宰相,他半部論語扶助太祖奪天下,他半部論語扶助太宗治天下。
      (5)王士珍:清末的“北洋三傑”之首,任江北提督,民國時曾任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調停軍閥派系糾紛,爲穩定北京局勢作出貢獻,去世後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寫墓志銘。
      (6)梁清標:自幼聰明“讀書目數行”,曾任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他愛好收藏有“收藏甲天下”之稱,是一位集文學家、收藏家、鑒賞家一身的政治家。
      (7)魏征:作爲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面鏡子,谥文貞,這個文指的才高,貞指的是誰用他誰相信他,他就忠于誰。始爲太子李建成的門客,後爲李世民的丞相,對兩個死對頭的主子他是忠心耿耿。
      (8)王化基:曾任工部尚書、吏部尚書、參知政事。他自薦德才,被宋太宗稱爲“是慷慨正直的人”。他不計前嫌,任人唯賢,其警言“舉廉能、懲貪吏、察得失、清部內”。
      (9)謝觀音:是正定高平村人,她15歲因父死挑起企業和家庭重擔,直到26歲才娶(嫁)一個比自己年齡大一倍還帶著兩個幼兒的範墉爲夫,結婚剛一年多,她變賣所有家産隨丈夫轉移千裏之外,剛到丈夫的任職地半個月,丈夫沒上任便去世了。她扶柩攜子葬夫,荒山野嶺守孝三年,改嫁朱氏,輾轉大江南北,忍辱負重,任勞任怨,終于將兒子範仲淹教育成才,皇封太君,诰封吳國太夫人、秦國太夫人。
      (10)範仲淹:出生在正定高平村謝宅,當時姥姥死,母憂傷,故沒奶吃。100天隨父母冰天雪地地奔波,風餐露宿。130天父亡,150天遭範氏家族遺棄,三年後隨母改嫁,改名換姓奔南赴北,留下了“書台夜雨”、“斷齑劃粥”、“贈齋不吃”、“皇上不見”、“窯金捐僧”、“冷水沃面”、“和衣而眠”、“禮部第一”、“不點狀元”的故事。在廣德他平反冤假錯案與太守同判對著幹。在泰州他治服東海蛟龍築起捍海堤。劉太後專權時他連續四參,楊太後想專權他又參。仁宗不救災,他不讓皇帝退朝都餓半天。他用災民吃的烏昧草,讓宮中都嘗遍。他直谏皇帝敢腳踢宮門,拳打門環。他根治了蘇州太湖猛水患。他獻百官圖參奸相又參大太監。他52歲挂帥征西解國難。他搞慶曆新政救國救民傷百官。一生之中難上難、貶又貶、黜又黜、遠再遠,谥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毛主席稱其文爲讀不厭的全文,其人爲說不盡的完人。
      (11)習近平:1988年前習近平同志離開北京來到正定任縣委書記,在正定主政、主策、主事的6年中,他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改革、勇于創新,改變束縛生産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建立充滿活力和生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他尊重改革實踐,尊重群衆創造,他銳意改革,跑資金、上項目,吹響了正定前進的號角,拉開了正定改革開放的序幕,親自制定了《進一步解放思想放寬政策加快正定縣經濟發展的若幹規定》,加快了資金的引起,加快了項目立項,加快了科技人員的調入。《河北日報》刊登了這篇文章。
      1988年後他從正定赴浙江、福建、廣東、上海等地任職整整20年,于2008年調回北京進中央任書記進國府當副主席而且前途無量。真是龍藏寺邊藏龍;龍興寺邊興龍。
      “众   人   拜”
      大佛寺以大佛而名,大佛以顯靈而更明,曆經1039年的歲歲月月,禮佛者、拜佛者、求佛者、謝佛者絡繹不斷,在冀中地區香火最旺。
      解放後由于破除迷信,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的風風雨雨十年佛門關閉,廣大的善男信女只能在遙遠的地方默默的用心靈寄托他們的佛念。改革開放後,大佛寺也得以開放,開始向世界開放,神靈的大佛迎來了一批批、一隊隊的禮佛隊伍,人數無法計算。我僅從一份資料記載中摘取1979年4月28日至1983年12月11日間國際友人到正定通過政府部門聯系來禮佛、拜佛的不完全的記錄:
      1979.4.28 美國大使館專員戴維斯一行二人遊隆興寺。
      1979.5.7 國務院宗教局長高山一行四人來隆興寺視察並禮大佛。
      1979.5.8 聯合國專家阿納瓦羅遊隆興寺,並求大佛。
      1979.5.22 美國駐香港領事館農業參贊艾瑞文遊隆興寺,並拜大佛。
      1979.5.26 美國駐華使館秘書一行三人遊隆興寺,並禮大佛。
      1979.6.3 香港鳳凰影業公司導演吳景平一行8人來寺拍《華北遊記》部分鏡頭時參拜大佛。
      1979.6.14 日本講談社攝影團大冢徹雄一行四人來寺拍隆興寺的全景時參拜大佛。
      1979.7.14 聯合國農業考察團布勞爾一行21人遊隆興寺,並拜大佛。
      1979.10.31 華籍美國人馬海德和蘇菲遊隆興寺,拜大佛。
      1980.3.18 加拿大駐華大使館武官約翰夫婦來隆興寺禮佛。
      1980.3.31 日本中國研究會訪華團滕原康晴一行10人來隆興寺禮佛。
      1980.4.8 美國駐華使館陸軍武官紀爾作上校、空軍武官書布上校一行5人來隆興寺參觀大佛。
      1980.4.8 澳大利亞胸外科專家溫森來隆興寺參觀並禮拜大佛。
      1980.6.24 日本“日中友好臨濟協會”訪華團長山田武文33人來正定參觀隆興寺禮拜大佛。
      1980.8.17 日本農業青年之翼訪華團26人在山口廣營團長帶領下遊隆興寺禮拜大佛。
      1981.1.12 土耳其駐華使館全體人員來正定隆興寺浏覽拜大佛。
      1981.4.27 以斯泰姆教授爲團長的美國心血管專家一行三人來隆興寺拜大佛。
      1981.5.10 以達塔校長爲團長的印度國際大學代表團到隆興寺參觀拜大佛。
      1981.5.13 以鍋倫真一爲團長的日本紅十字會代表團一行3人求大佛。
      1981.8.12 日本乒乓球隊拜大佛。
      1981.9.4 以福田爲團[/
      2#
       樓主| 发表于 2010-4-7 17:55:17 | 只看該作者
      1981.9.4 以福田爲團
      3#
      发表于 2011-2-23 10:29:09 | 只看該作者
      大佛寺主持“通知”范仲淹 “文有文曲文忠”是说上天将派文曲星欧阳修下凡在文治方面助你。
      樓主這裏的通知是否改爲“告知”呢?
      4#
      发表于 2011-2-23 10:30:46 | 只看該作者
      難得一睹文章,受益菲淺!
      一睹爲快!
      5#
      发表于 2011-2-25 07:01:59 | 只看該作者
      多拜佛  多做好事  就會一生平安的···
      6#
      发表于 2011-3-4 09:18:55 | 只看該作者
      多學範氏文化,
      7#
      发表于 2011-3-30 18:33:15 | 只看該作者
      大佛寺以大佛而名,大佛以顯靈而更明,曆經1039年的歲歲月月,禮佛者、拜佛者、求佛者、謝佛者絡繹不斷,在冀中地區香火最旺。
      8#
      发表于 2011-9-30 15:59:28 | 只看該作者
      趕緊開個研究會研究研究吧,
      9#
      发表于 2011-10-5 04:49:56 | 只看該作者
      能否總結下範氏文化的精髓是什麽,我似乎沒看明白。
      10#
      发表于 2011-10-25 17:04:36 | 只看該作者
      以下是引用詩情畫意2011-3-30 10:33:15的發言:
      大佛寺以大佛而名,大佛以顯靈而更明,曆經1039年的歲歲月月,禮佛者、拜佛者、求佛者、謝佛者絡繹不斷,在冀中地區香火最旺。

      有幾年不去了,早就該去看看了。
      11#
      发表于 2012-10-17 16:20:05 | 只看該作者
      曆史文化古城原來有如此深奧的故事,大家都來了解一下吧
      12#
      发表于 2016-8-26 08:32:55 | 只看該作者
      範仲淹:出生在正定高平村謝宅,當時姥姥死,母憂傷,故沒奶吃。100天隨父母冰天雪地地奔波,風餐露宿。130天父亡,150天遭範氏家族遺棄,三年後隨母改嫁,改名換姓奔南赴北,留下了“書台夜雨”、“斷齑劃粥”、“贈齋不吃”、“皇上不見”、“窯金捐僧”、“冷水沃面”、“和衣而眠”、“禮部第一”、“不點狀元”的故事。在廣德他平反冤假錯案與太守同判對著幹。在泰州他治服東海蛟龍築起捍海堤。劉太後專權時他連續四參,楊太後想專權他又參。仁宗不救災,他不讓皇帝退朝都餓半天。他用災民吃的烏昧草,讓宮中都嘗遍。他直谏皇帝敢腳踢宮門,拳打門環。他根治了蘇州太湖猛水患。他獻百官圖參奸相又參大太監。他52歲挂帥征西解國難。他搞慶曆新政救國救民傷百官。一生之中難上難、貶又貶、黜又黜、遠再遠,谥文正,封楚國公、魏國公。毛主席稱其文爲讀不厭的全文,其人爲說不盡的完人。
      13#
      发表于 2016-8-26 08:35:05 | 只看該作者
      從人物上,有的寫求的神,有的寫求的佛,有的寫求的道,有的寫求的仙,有的寫求的僧,有的寫求的尼……
      曆史上有無此事件呢?當事人又是誰?何時在何地求的何靈?帶著這些問題,我結合家族的傳承,參考元初範國俊撰《文正公年譜》,考察訪問了很多寺廟主持,所得結論是:時間爲宋端拱二年(989年)農曆7月15日,地點是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當時叫龍興寺),人物是範墉夫婦(範仲淹的父母),而不是範仲淹本人所爲。拜的是千手千眼觀音大菩薩(屬于佛的範疇),問的是兒子範仲淹的前程,求的是兒子作良相良醫,結果是佛祖賜相捍國。

      QQ|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思童網

      GMT+8, 2025-9-9 08:17 , Processed in 1.122425 second(s), 17 queries .

      Copyright © 2003- 思童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4009328號-1 Powered by Discuz!

      快速回複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HoME开心激情电影